免费咨询电话:400-683-6837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繁體中文     English    

 
 学院动态
 媒体报道
 国际时尚
 视频报道

在线报名
 
电话:400-683-6837, 021-62552367, 021-52130217
邮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上海市新闸路1220号(上海大学静安校区,江宁路口)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9014157号-15

 
首页 > 媒体报导
“国际时装名教头”侃假冒名牌现象
发布时间:2010-2-3   作者:admin   
分享到:

来源:新民晚报   日期:2003年12月29日

    时装要有自己的文化
    Lionel ROUDAUT(里约纳勒•胡多)
    上海大学—巴黎国7际时装艺术学院 制版专业 教授 擅长立体裁剪,长期为麦当娜等世界级明星专司服装制作,对男礼服、休闲服、婚纱、男/女装、胸衣、戏装有独到的研究。
    曾任Andromaque,巴黎Jemmapes剧院,Christine Farrenc执导。Les Boreades,巴黎国家歌剧院:男装部制版师 及法国、美国诸多品牌服装制作师、制版师。
    在上海的襄阳路上,我发现了一个很大的仿冒高级名牌产品的市场。在那里可以找到很多国际品牌的仿制品,而且与真品并无多大差异。
    仿造达到乱真的程度,这说明了中国有生产出高质量产品的能力。如果把用在伪造方面的精力投入到设计自己的东西中去,那么凭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时装业绝不会停留在现在的层次,而是会有更良好、巨大的发展。
艺术和创造性是由民族文化哺育的,要有所创造,就必须从根源中发掘。
    另外一个原因是,随着经济发展,近几年世界上出现了一种“崇美倾向”,人们纷纷追逐现代化的住房、新上市的汽车等,而忽视了要立足于自己的文化根源去创造新事物。我们几乎成了利益的产物。
    我还发现,虽然有一部分人缺少创造性,但更多的人有创造力,只是没有很好地掌控创造力。他们缺的是严密性和对创新思路的组织能力。各个领域,不仅是时尚界,都有类似情况。而在法国,孩子们从很小就要学习如何整理、组织自己的思路和想法。
    
    打击时尚“克隆”
    marion wagg  (马瑞恩•瓦格) 教授
    上海大学—巴黎国际时装艺术学院  院长助理
    在时装设计及舞台服装设计领域具备丰富经验。曾任Enzo-Loco (蒙特利尔)女装总监。
    为六部西方电影的服装设计。三次担任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国际时装设计大赛评委。
    1995年,当我第一次来中国时,街上的名牌复制品数量之多,购买复制品的人数之众,几乎把我淹没。几个月前,我再次来到中国,我只能说,8年前市面上的假货数量和品种与今日的相比,简直不值一提。事实很明显,情况没有好转,反而更糕了。顾客中除了中国人,也不乏世界各地的外国人。
    假冒名牌产品不仅对中国乃至于全世界都已成了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在一次国际论坛上,所有涉及此问题的国家都一致表示会采取更强硬的措施,以打击这种侵权行为。今年早些时候,在北京人们发起了一场针对假冒盗版产品的运动,目的是为了清理中国假冒伪劣产品市场,重建起消费者的信任。
    我担任过三次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国际时装设计大赛评委,参观过的各种时装设计比赛,看到了数不胜数的有天赋的年轻设计师。但他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呢?当想到自己的辛苦设计会被轻易剽窃,甚至自己的成品未出工作室,市面上已有了盗版,这样一来只能会让他们从此一蹶不振,即使自己的灵感来自对文化的挖掘,那又有什么意义呢?如果“克隆”成为一种Fashion,将会对中国时装教育产生多大的影响呢?结论是毁灭性的。
    中国已开始积极寻求保护原创的方法。一些中国企业开始致力于注册自己的品牌、商标以保护自己的设计。我所在的上海大学—巴黎国际时装艺术学院,无疑是一所达到法国标准的一流学府,我们正在不遗余力的努力,相信我们善良的愿望一定能够实现。毕竟我们中很多人都在这个领域中辛勤耕耘,这个领域也是中国年轻一代将要展现其创造才华的舞台。
                                                          
    时尚不可拷贝
    Sibylle  Klose(西比尔•克罗兹)
    上海大学—巴黎国际时装艺术学院  首席教授 著名时装设计师 MOD’ART International 教授
    曾任: 世界顶级品牌KENZO PARIS 首席设计师
    巴黎,国家高等装饰艺术学院,首席教师,服装部教研组成员,评委会成员
    上海淮海路等商业繁华路段竟有假冒服饰出售,如果中国市场只是不断拷贝、抄袭他人的作品,那最后摧毁的将是中国年轻一代的设计师。
    首先,如果中国市场不尊重高级品牌的设计和版权,也就不会尊重自己的设计师。
中国年轻的设计师,即使拥有良好的天赋、创新的设计,他们在设计上经过搜集、发展、制作,必须花费大量的精力与金钱。如果一个好的设计在它刚诞生没多久,市场上就出现了仿制品,对他们来说,精神上肯定受到打击,经济上也难以避免损失,这样必然扼杀中国本国新一代的年轻设计师。
    其次,我们之所以推崇高级品牌的设计,是因为它们创造了一种风格,它们的高质限量制作使产品保持了独一无二的顶尖特性。如果大量拷贝,就会产生批量生产的情况,那必然无法保证其质量。而我们所推崇的风格、设计、质量、工艺都将荡然无存,遗留下的只有拷贝下来的“表面”。
    这样的状况阻碍了欧洲品牌给予中国的风格“教育”、设计“教育”以及品牌感觉的“教育”。这样的市场环境对中国新一代的年轻设计师来说,是十分不好的。而我来到中国的目的,就是要培养中国新一代的设计师,没有抄袭拷贝,只有无止境的创新与发挥。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根植于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设计师完全有广大的空间进行创作,而我的工作就是教导学生怎样挖掘自己设计的根源,培养出未来中国的新一代设计人才。

 

上一篇:上海建立国际模特培训中心
下一篇:手把手培育中国服装制版师

 
相关文章:
中法教育界联手 巴黎时装艺术学院落沪
一个东瀛少年郎上海求学的故事
星尚全新栏目“时尚表情”登陆上海大学巴黎时装学院
我院总校毕业生刘嘉获魔法天裁获风尚设计师奖
我院优秀毕业生顾佳珊入围新西兰旅游局举办的2010WO
 
关闭
招生咨询热线:400-683-6837, 021-62552367, 021-52130217, 13816616076 对外合作热线:021-52130521 Email:[email protected]
地址:上海市新闸路1220号(上海大学静安校区,江宁路口)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9014157号-15 版权所有:上海大学巴黎国际时装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