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时尚人才是怎样炼成的? ——上海大学巴黎国际时装艺术学院记 2008年1月11日,上海大学-巴黎国际时装艺术学院在上海世贸商城成功地举办了其第三届毕业秀暨流行趋势发布会。该发布会受到了业内外的广泛认可与好评。国内许多知名服装公司甚至当场掏腰包为学生的设计埋单,他们纷纷表示“还在学校就读的学生,就能拿出这样的设计成果,太不简单!” 为何上海大学-巴黎国际时装艺术学院的毕业生会广受欢迎?高端时尚人才究竟又是怎样炼成的呢? 通向高端时尚人才之路一——“实战”教育 学院与世界先进时装教育模式接轨,培养符合国际时装界需要的“实战型”设计师,学生不止要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更要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打版这一项为例,以往所有的时装教育院校不注重这方面的培养,轻易将制作任务教给裁缝完成,这直接产生了一大批光会画设计稿的“空想主义者”。针对这一情况,学院决意弥补中国时装教育的空白。学生们在校期间需要完成大量的练习,光是扯白坯布平均一学期就要扯掉二十余米,三年下来,用真实面料制成的服装就要完成十七、八件,品种涉及各种不同款式,这些工作量要比同类学院的翻上好几倍。此次毕业秀中,就有好几款服装都显示了设计师精湛的手工制作技巧,和对完美的不懈追求。比如一位名叫宋琳琳的毕业生,她的服装系列中运用到了不少褶裥的细节和珠子配饰,其中一件礼服上有多达三十个褶裥,而另一件的上身镶满了各种珠子作为配饰,全手工制作,据设计师说,光是镶这些珠子就花了她长达三周的时间。可想而知,设计师们为这些服装花费了多少个不眠夜和多少心血,难怪这场毕业秀的总指导老师,来自巴黎的时尚专家,阿尔隆教授骄傲地逢人便称,“这些孩子的服装几乎要达到高级定制时装的标准了!”此外,学校为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特安排了“走近时尚”的实践环节,倡导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各种时尚艺术展览、积极参加各大时装设计竞赛(如真维斯休闲设计比赛、中华杯设计比赛、奥运福娃的设计甄选等),每个月,学院还会邀请两名业内专家来校为学生开设讲座,学院的良苦用心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果,学院有多名学生在各大国内外设计比赛中获奖,其中,格外引人注目的是,日本籍学生小野泽丰,于去年从3000多名设计人才中脱颖而出,一举荣获中国真维斯杯休闲装设计大赛金奖,并获得叁万元的奖励。 通向高端时尚人才之路一——增量教育 虽然学院采用了法式的教学模式,但并非完全拷贝不走样,而是根据中国学生和市场的实际情况做了适度调整,尤其将强调动手能力的课程占有量,提高到了全部课程中的百分之九十之多,上大巴黎时装学院对实践能力的重视程度和培养能力已达到国际水平,每年总课时甚至超过了巴黎总校,达到1200节课之多,这在国内本科教育中也堪称领先,充分体现了其实施“增量教育”的决心。 通向高端时尚人才之路一——考试改革 学院考虑传统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病,决定对考核模式做出重大改革,改变了传统单一科目的考试制度,实行以作品为中心的综合考评方式,注重考查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对一个作品的总体把握度,更具体实际地贯彻了上海市教委一直倡导的“素质教育”方针,这在国内高等教育院校中尚属首例。例如,每逢期末,各科老师会共同商量出一个主题,学生在此主题下进行资料搜集,撰写服装史报告,进行相关设计,并从设计稿中选择一款制作成衣,最后各个任课老师根据其科目的侧重点进行打分。这种做法全方位地考量学生的学习水平:学生的设计是否符合主题、是否合理且能进行制作,学生是否理解相应服装史的阶段特征等,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在截止时间前完成作品的专业素养。而且每个考试题目就像一个给公司做的项目,学生通过这样的考核模式,获得了在实际工作中的临场体验,也深化了学院的“实战”教育理念。 通向高端时尚人才之路一——专家把关 学院所有的专业课外教实行坐班制,保证学生在校期间,随时都能找到任课教师,以解答课程上的疑惑。虽然,学院的课程以任课老师为核心,但他们也没有绝对的决定权。学院每年2次的法国教务检查就着重检验教师的教学质量。在每次为期4至5天的检查中,法方教务不仅要抽查学生的作业,还要与各门课程的老师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教学进展,并解决他们在贯彻法方教学模式时所遇到的困难,同时还要与在读学生座谈,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趣的是,法国教务的检查结果也与外教的工资有直接联系,学院规定,凡是在教务检查中获得法方认可的教师,其工资可提高20%。因此,该教务检查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作用,也严格保证了学院的教育质量。 通向高端时尚人才之路一——语言优势 上大巴黎时装学院尤其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不仅引进了专业外语培训机构,还在原先课时量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半的授课时间。每次新学期开学前,学院都会组织为期一个月的英语强化班,旨在帮助新生熟悉专业的英语教学环境,适应学院的学习生活,同时也借此机会为新生做英语水平测试,根据其英语程度进行分班,以便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经过三年的学习,与外教零距离的时刻交流,上大巴黎时装学院的不少毕业生都说着一口令人艳羡不已的流利英语,学院的大量校园活动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学生自如地运用双语进行主持;此外,去年6月14日刚进校一年的小颜就跟随父亲,参加了纽约贾维茨会展中心的“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这是一场聚集了众多国际高端客户的采购纺织品服装的首选专业展会。小颜的父亲是常州裘天宝服装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公司是一家专业设计、生产、销售童装的企业。公司每年都会参加这个展览会,去年是小颜第一次亲身体验展览会的氛围。凑巧的是上海大学——巴黎国际时装艺术学院汤院长和沈院长都应邀出席了此次活动,在活动现场亲眼见到小颜与外国客户用英语流利地交谈,他们感到非常欣慰。可以说,语言优势为学生今后的应聘加分不少。 通向高端时尚人才之路一——复合人才 此外学生还必须掌握各种先进的电脑设计软件,精通立体裁剪和平面制样,熟悉各种面料特性,拥有全方位的时装设计与制作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善于采集信息并通过效果图清楚美观表达创作意图,有独立组织时装发布会的能力。达到跨国时装公司和著名品牌录用高级设计人员的标准或有能力自行运作品牌,而无需一年或数年的适应过度期。该培养目标也是学院创立初期由学院领导着重提出的,从前两届的毕业生情况来看,这一目标已得到了初步实现,毕业生们都能在跨国公司洋考官面前应付自如,脱颖而出,录用率极高。 创新教育数载,就业前景喜人 学院汤生江院长认为经过这样优质的教育,上大巴黎时装学院的毕业生供不应求。连续两届毕业生就业率就达到100%,专业对口率达到94%(一个跨行创业的学生),64%的毕业生在跨国企业工作,首次就业平均月工资就达到3640元。而今年第三届毕业生也不例外:李勤荣设计的奢华邮轮系列被外国专家一致认为造型制作完全达到了巴黎高级定制的水准;从台湾远赴大陆求学的周丹琳早在毕业前就被加拿大一家知名服装公司录用,高薪特聘为中国区首席代表;值得关注的是本届毕业生来自南通的学生关晖(女)已经筹资百万准备在上海创立自己的品牌,她认为“三年的巴黎式实战学习,为自己的打好了坚实的创业基础,亲友们看重的就是这一点,所以他们愿意出巨资成为我的合伙人。”另外学院首届毕业生高飞投资五十万元的高级女装定制店也正式落户古北新区,在中国土地上开始了属于自己的高级定制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