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巴黎时装学院加强国际交流 --“巴黎大学生看上海”活动精彩纷呈 由上海大学—巴黎国际时装艺术学院全体中国学生发起的“巴黎大学生看上海”活动,于昨天(20日)上午圆满结束。五天的活动内容丰富,既有中法学生艺术作品展,自由访问中国学生家庭和走街穿巷看上海民俗,又全景式地浏览了东方明珠电视塔,上海大学新校区和文汇新民大厦等标志性景观。在昨天的欢送会上,40名巴黎大学生纷纷表示,“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上海”,“我们看到了一个与没来上海之前,完全不一样的上海!” 法国学生的领队劳•法德古(Laure Falco)女士对这次的上海之行颇有感触,“我是第一次来中国,本来我以为上海是一个小村庄(small village),但到了这里我才发现上海竟然有这么多高楼,上海的国际化程度竟然这么高。而且上海这个城市到处洋溢着一种精神,我很难用语言描述清楚到底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但整个城市都透露出一种朝气,一种活力,这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同时她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与饮食也很有兴趣,“我对中国的茶很感兴趣。在法国时常常觉得很困扰,因为法国人没有喝茶的习惯,但到了中国我觉得十分舒适,我想上辈子我大概就住在上海。我很喜欢中国,特别是中国的食物。我是素食主义者,来到中国我发现中国竟然可以用素食作成各式不同的菜肴包括荤菜,而且色香味俱全,几可以假乱真,真是令我叹为观止。如果把在菜肴创作上的创意融入服装设计,相信一定大有可为。” 法国的学生又有些什么反应呢?凯瑟琳•柯恩(Catherine Cohen)是40位法国学生中的一位,她在昨天和同伴一起拜访了中国学生的家庭,她对自己所看到的景象十分惊讶,“在来上海以前,我一直以为上海人都是一家人挤在一间小房间里生活,到了这里我才发现原来中国的住房条件和法国差不多,这和我们有些媒体的报道完全不同,我相信这才是真正的上海。”而另一位学生则表示,“我也以为中国的建筑都是一些传统的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原来上海是这样现代化的国际都市,各国建筑风格群聚,这可以成为设计的灵感源泉。” 这次活动中,中法学生间的交流也是重头戏之一,通过这次活动法国学生与中国学生之间更增进了相互间的了解。有些法国学生表示,看过了中国学生的作品他们发现中国学生十分有创意,在他们的作品中展现了一种中国特有的文化特征,这种源自于传统文化的灵感是不同文化背景的法国学生不可能得到的,将这种灵感融入设计,将取得极大的成功。而上海大学—巴黎国际时装艺术学院的学生也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他们觉得时装之都—巴黎离他们不在遥远,不再是模糊的一个观念,死板的一个单词,巴黎就在他们身边,是一个真实的存在,清晰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