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国时装业奇缺时装制版师。据调查,我国现有七成的企业缺少合格的时装制版师,以我国5万家服装企业计算,至少需要10万名制版师,才能填补缺口。上海目前有服装企业近3000家,按每家企业需要3名制版师计算,至少需求近万名制版师。在职业制版师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不足10%,受过专业训练的不足6%,绝大部分制版师都是缝纫工出身,个别人只参加过几个月的职业培训。如此原始的培养模式,使得制版师的文化素质普遍低下,多数人的水平都局限在“照葫芦画瓢”的阶段,鲜有创意独到的佳作出现。 然而,这一局面即将有所改变。近日,上海大学—巴黎国际时装艺术学院11名制版专业的学生,携其设计制作的服装亮相在T台上,向社会各界展示他们这3年的学习成果。 据介绍,3年来,学生们练习制作的服装不下50件。学生徐艳说,通宵赶做一个项目的作业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家常便饭,比如去年他们在赶一个项目时,就连续工作了近两周的时间。最让学生们印象深刻的还是曾经做过的一个Charles James式的礼服项目。Charles James礼服最显著的特点是具有独特的建筑感,也是制作这种式样礼服的难点。令学生们困难的是,如何在保证衣着舒适贴身的同时又创造出具有立体效果的建筑感。他们绞尽脑汁,把能够利用的辅料全都用上了,鱼骨、钢丝、皮条、乃至陶瓷。
摘自《服饰导报》2006年8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