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小野泽丰 关于时尚,我们可以在伦敦找到世界顶尖的设计学院,可以在巴黎观赏到最受关注的时装发布会,可以在米兰找到最精湛的手工制作,还可以在纽约挖掘到最巨大的时装市场……那么,我们的上海呢?她又能在这个日趋国际化的时尚王国里,为我们提供怎样的一个舞台呢? 今天的时尚上海,好像纳波科夫笔下的洛丽塔。她是年轻的,因为她不像巴黎或米兰已然成长为了一个时尚贵妇,然而,正是因为她的年轻,给她平添了一份天真、清新与活力,也正是因为她的不成熟,让这个时尚舞台还没有生出太多既定的规则与限制,年轻勇敢的设计师们总能在这里找到创作的自由和发展的机会;她也是性感的:在上海,每年有令人目不暇接的时尚活动和派对;据统计,世界上90%以上的著名品牌都已入驻上海;全球权威的面料展会相继在上海设立会场;由“全球语言监察”机构举办的一年一度的“2007全球顶尖时尚城市”评选中,上海名列第14位……上海的时尚地位日益彰显。如果说,天真与性感并存的洛丽塔是每个男人的梦中情人,那么上海则是时尚爱好者们趋之若骛的魅力之都。 小野泽丰,一个来自日本东京的男孩,就读于上海大学-巴黎国际时装艺术学院,喜爱艺术和音乐,深受山本耀司、川久宝玲等一批日本设计师的影响,梦想成为世界著名的顶级设计师,在巴黎时装周上举办自己的发布会;在校期间,曾获第十五届中国真维斯杯休闲装设计大赛金奖, 1月11日刚在上海世贸商城举办了自己的毕业秀。 九年前,小野泽丰随家人来到上海,对艺术颇感兴趣的他,刚开始学的是艺术画。美校毕业后,由于不想从事纯艺术创作,他放弃了前往清华美院就读的机会,选择了上海大学-巴黎国际时装艺术学院学习时装设计。这是一所有远大办学目标的学校,短短五年已在国际业界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刚刚迈入大学校园的小野泽丰,和所有的大学生一样,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不知道自己今后要做什么,对时装设计更是没有一点概念。然而,正是在学校里,他遇到了形形色色的老师,面对的是更丰富的艺术世界和更广阔的机会,也正是在这里,他在时装设计上的天分得到充分挖掘,同他早年在艺术上的造诣碰撞出漂亮的火花,帮助他找寻到未来的发展方向。 §英式疯狂§ 进校第一年,小野泽丰就遇到了一个疯狂的设计老师,马克。马克毕业于著名的圣马丁设计学院,就像英国盛产的不少“疯子”设计师,马克从生活习惯到教书方式,都特立独行极了,简直可以成为学校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大家常可以看到马克穿着拖鞋在走廊上来回穿梭,露出两只完全不同的袜子,真不知是他不拘小节还是故意为之;还会不时听到走廊上传来的“嗷嗷”惨叫,原来赤脚行走的马克又踩到钉子了。课上的他时而喃喃细语,时而大呼小叫,穿行在课桌之间,不断评点着学生们的作业,把看不上眼的投入纸篓,将出挑的高高举起,顶在硕大的光头上,一袭黑底金龙中国大袍,随身摇摆生风,犹如莎翁话剧在异国开演,令堂上的小野泽丰和他的同学们目瞪口呆,亢奋不已……学生们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他数落一顿后,又经历了一次奇特的“头脑风暴”。他会告诉学生如何扎布料以获得不同的染色图案;他也会叫学生带一条廉价的牛仔裤到课堂上来,对这条牛仔裤进行再创造,把它变成一件衬衫或一条裙子。这是小野泽丰在校期间印象最深的一个设计项目,打开了他把服装重新解构的创意思维,对他今后个人风格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法式严谨§ 第一年就这么“疯狂”地度过了。第二年,与英式疯狂不同,小野泽丰和他的同学们遭遇了一回法式严谨。这一年,他们的设计和制版老师都来自法国,法国人在时装上的细致、严密、精良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小野泽丰仍然记得,当初他们的这位设计老师,卡米,如何的不苟言笑,她又如何在作业上“刁难”学生。卡米的每个项目中都必须画至少50张草图,其中30张必须有正反面的工艺效果图;而最令学生“抓狂”的是,为了保证工艺效果图上服装左右两边的绝对对称性,她要求学生在画每一张工艺效果图时,都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先用硫酸纸描下服装的左半边,用铅笔上色,将硫酸纸对折,重压,这样,铅笔印就留在了另外半边的硫酸纸上,沿着铅笔印勾勒出另一半的服装轮廓,再上色,最后找一张全新的硫酸纸覆盖在这一张上,描出完整的服装轮廓,这样,一张完整的工艺效果图才算完成,照此循环往复。巨大的作业量,紧迫的截至日期,让不少学生都叫苦连天,但大量的练习中也不无创作的乐趣,最让小野泽丰感到快乐的,便是当年做的一个叫“Basquiat”的项目。因为学生们在设计和制版上的出色表现,老师们特意请来自己的摄影师朋友,在一座旧仓库内为学生作品拍照,制作成册。往日这些摄影师镜头下的品牌时装变成了学生们的清新设计,学生自己也当了回时装大片的主角。 (Basquiat项目) §意外获奖§ 正是在卡米的坚持和近乎强迫下,小野泽丰才在最后一刻决定参加真维斯杯休闲装设计大赛,并在一个晚上的时间里,完成了组委会要求的六幅最终效果图。这一无心插柳的参与,倒是叫小野一路过关斩将,凭借一组名为“black navy”的设计,从来自中国、英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3700多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荣获了第十五届中国真维斯杯休闲装设计大赛金奖,并获得了30000元的奖励。参赛过程中,小插曲不断,却让小野泽丰开阔了眼界,收获良多。当时,进入复赛后,组委会要求选手将设计制作成衣,由于时间紧促,加上刚刚才第二学年的小野泽丰,无论是工艺还是制版都不够成熟,于是只得交给一位工艺师傅制作。哪知师傅却把小野刻意的不规则和不对称做的及其服帖和贴身,改变了他的设计风格。即便如此,小野还是以华东赛区第三名的成绩获得了参加分区赛的资格。到了分区赛,小野立马给原先的服装系列来了个360度的大改变,在原来版样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调整和修改,以更贴合自己的设计理念。由此,他也深刻体会到,设计师拥有一位能读懂其设计的制版师固然重要,然而,名校传承的设计师首先是个制版师,更是放诸四海皆准的珍贵传统。一波三折后,小野终于进入了总决赛。但是在总决赛出场前一刻,组委会却临时要给小野这组换模特,更令人猝不及防的是,换上的模特并不适合这套服装。怎么办,没有时间了,豁出去的小野只得将服装硬套在模特身上,好在顶着这套不合身服装的模特还是顺利地走完了全场,小野也凭借比亚军高出0.4分的微弱优势,夺得了最后的冠军。回顾整场比赛,小野感触最深的就是进一步认识到系列感的重要性。因为比赛从服装到配饰到音乐都必须由自己全局考虑,以整个系列的总体风格为基础,进行各方面的搭配,考验了自己作为一名设计师的综合素质,而这一点,在第三年做毕业秀的过程中也再次得到运用;更意想不到的是,一场比赛还为小野带来了数量众多的fans:有专为他在网上设立贴吧的,有特意打电话到其就读学校询问的,还有一年来坚持给他写信的…… §意式写意§ 很快,学习进入了第三年,小野泽丰面临的是他三年学习中最大的一个项目——毕业秀。毕业秀的制版老师来自意大利,叫赛瑞娜。意大利的制版方式与法式的很不一样。法式的制版要求精确、细致,容不得丝毫偏差;可是意大利的制版方式不同,对小野泽丰而言,看赛瑞娜打版,就好像看她在作画,只见她大笔一挥,三下五除二,一件服装的版样就此诞生,虽然不比法式的精细,却也少了由精细带来的刻板,多了一份大气和柔顺,制作出的服装也更舒适贴身;而且赛瑞娜所传授的打版公式都是她多年来在产业里的实战经验,使用她的方法不仅不需要背繁琐的公式,最后的误差甚至比背公式的还要小,这种更迅速、更便捷也更精确的打版方式让小野泽丰暗暗佩服。赛瑞娜是位经验非常丰富的老教师,从她身上,小野不仅学到了意大利的打版方式,更在“软磨硬泡”下,学到了老师的“独门秘籍”: 赛瑞娜会教授高级定制女装独有的衣领制作技巧,如何转移省道才能更漂亮还不会留下丝毫痕迹,如何创造面料以提升设计的档次和独特性……最令小野感到惊奇的还是赛瑞娜对于面料、色彩和细节上无尽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印象最深的是赛瑞娜教给他的一种染色方法:先将丝绸和纯羊毛缝在一起,放至沸水中煮,煮过后的羊毛会收缩,而丝绸不变,然后进行染色,这时收缩了的羊毛和形状不变的丝绸就能呈现出非常奇异的色彩,而如果在沸水煮的过程中能加上洋葱,那么洋葱的紫红色就能染到面料上,这是一种非常漂亮的紫红色。这些神奇的方法都让小野和他的同学们感到既新鲜又羡慕。
§毕业大秀§ 所谓“媳妇熬成婆”,苦读了三年的小野泽丰和他的同学们,终于在今年1月11日,迎来了自己的毕业秀,以设计师的身份站在了秀场的中央。 在这次的毕业秀中,小野泽丰继续采取了他一贯擅长和偏好的解构主义,只不过这次他的灵感来源不再是任何一个具体的实物,而是选择了一个更为抽象的心理状态,力图表现一种不安的心理。为此他特意利用暑假,飞到香港选购面料,尤其是高档的进口面料。虽然香港的面料普遍比上海要便宜不少,但挑剔的他仍在面料上花费了3000多人民币。此外,为了配合这次毕业秀上所要表现的不安、恐惧心理,他在东京期间,逛遍了原宿、表参道和南青山等时尚地标,终于觅得一张名为Zero Set II的专辑,挑选其中一首曲子作为其系列的音乐,显然,为了这场重要的毕业秀,小野动足了心思。然而最困难的还是如何为自己设计的服装打版,因为对解构情有独衷的小野,总喜欢在规范的服装结构里寻求不同寻常的突破点,或是在这加点量,或是在那改变一下既定的服装部件形状,这就要求设计师在想象服装的三维立体构造时,必须把所有的服装轮廓细节考虑其中,难怪经验丰富如赛瑞娜老师在看到小野的工艺效果图时,也夸张地做出了想要自杀的动作。在打版过程中,每款设计的版样小野都反复修改了数次,最后一件服装,光第一个版样就花了小野整整两天的时间,而一件正常的服装版样照理半天就能完成。 毕业秀作品之一 §其修远兮§ 在校学习的三年也让小野泽丰更加坚定了自己要成为一名时装设计师的理想。现在,学业已经顺利完成,但是成为一名真正的时装设计师的道路究竟有多长,我们不得而知,但他却出人意料地放弃了在自己崇拜的山本耀司工作室和Kenzo的工作室里工作学习的机会,选择前往圣马丁设计学院做进一步的学习。也许放弃是为了能向理想更迈近一步,而同样毕业于圣马丁设计学院,小野泽丰的设计老师之一,安娜,曾这样评价小野泽丰:“他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设计师,与众不同的他,素质已经达到了圣马丁的标准。” §家庭支持§ 无论是学业还是今后的事业,父母对小野泽丰的选择绝对是鼎立支持。从资金到物质,只要是设计上需要的,父母总是尽可能满足儿子的需求,而他们的要求只有一个,一旦作出了自己的选择,就要坚持到底,不允许轻易放弃。父母甚至为儿子在上海的生活提供了两张信用卡,即便学习设计的花费再大,懂事的小野却从不乱花钱,在他身上,我们完全看不到时尚界那种所谓的花天酒地、光怪陆离的社交生活,小野最奢侈的习惯就是购买大量的时装杂志、电影碟片和设计书籍等,以便能获得全球最新的流行资讯。但有些进口杂志在上海买不到,小野只能在日本订,每月母亲就会不厌其烦地将大量的杂志打包再寄到上海。因此,谈起父母对自己的支持,小野总是充满了感激和自豪。 成为一名时装设计师,小野泽丰自有一套他的理论,除了要有才华会熬夜外,设计师不能像艺术家等待灵感的降临,而要自己寻找灵感。所以,小野非常喜欢观察路人的穿着,尤其在东京时,他最喜欢在日本潮流一族的“朝圣地”,涩谷,闲逛。涩谷区有一片休闲空地,聚集了大量穿着时尚的年轻人和来自设计学院的学生,很多个午后时光,小野就会坐在这里观察行人的穿着,和周围的建筑,总能从中挖掘不少设计灵感。上海也很时尚,对摄影也有浓厚兴趣和爱好的小野,很喜欢去浦东、新天地等地拍夜景,在那里,总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时尚气息。
在上海这个时尚之都,每天,都有无数个小野泽丰的故事正在这个城市上演着,我们也期望在不久的将来,上海,能像当年巴黎成就了山本耀司等人那样,成就现在的小野泽丰…… 任成路
|